免费下载原创《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原创《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2、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用比较深沉的语气陈述"我为什么活着"的话题,使学生进入课堂氛围之中,能够注意今天所学习的课文内容。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我们今天来看看一代才子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

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对罗素产生敬慕感,拉近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三、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

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分组评比,男女同学各一名。(比较哪位同学对文章感情把握的更好)教师做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四、总体感知

全体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结构:总--分--总。本文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追求。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人生崇高境界的热烈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