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案第2页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众所周知,今天南方是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那么是不是中国从古代以来就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就知道,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一开始是在北方的,后来才逐渐移到了南方,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中国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这一历史过程。

【教学过程】

一、区域经济

(一)分布:

[讲解]:大家对司马迁有一定的了解吧,他是什么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写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在书中,他根据当时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请同学们在汉代四大经济区分布图上,把这些地区划起来。

[设问]:其中,山东、山西指的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和山西省吗?

[提示]:古代的山东山西分别指河南崤山以东和以西地区。

山东(旧时指中原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

山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包括现在的山西、陕西和四川等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

龙门碣石以北(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

[引导]: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山东山西大体在什么位置?

[设问]:它们都处在黄河边上,都属于黄河流域地区。历史以来一直长期处于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那么,大家能不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它的原因,各组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二)特点:多样性,而且实力发展不平衡

[提示]:山东山西以农业为主,而龙门碣石以北由于寒冷而且土地贫瘠所以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此外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麦等耐旱作物而江南地区种植水稻为主,也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多样性。北方经济发展快,南发展缓慢,经济落后,则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原因

1、中原人口南迁→大量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生产水平提高→经济发展

 (1)原因:自然灾害 政治动乱

[设问]:教材上主要讲了古代中原人口向南迁移的情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共出现了哪几次人口南迁高潮,并找找其中的具体原因。

 (2)迁移高潮: 第一次:两晋之际 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第二次:唐代 安史之乱

         第三次:北宋之际 靖康之乱

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之后,第三次则出现在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对于安史之乱和靖康之乱同学应该有所了解,我就不详细讲了。

[设问]: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3)影响:[提示]: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来的是一大批高素质、高科技的人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设问]:这是最直接的影响,还有其它的变化吗?

[提示]:还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课本里举了一个南方人学北方人吃笼饼去皮的风俗习惯。

 2、社会环境稳定

 3、蕴涵巨大潜力

(二)过程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部分,归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唐以后和两宋时期经济南移的表现和南移程度。

1、魏晋南北朝时期: 完整的作物体系

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 初步开发

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建康)

2、中唐以后: 农、工、商等加速发展

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 逐渐超过南方

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3、两宋时期:" 苏湖熟,天下足" 完全超过

(三)影响:文化重心南移,进一步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讲解]:经济重心的南迁成就了江南地区的两宋以后的繁华昌盛,除此之外,它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从南宋以来,江浙地区有了"财赋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