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一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在长木板上运动,当突然受阻时,比较现象。
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长方木块两个、带有阻挡木块的长木板
进行实验: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并把现象做好记录。
分析与论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而与 无关。
2、惯性现象的解释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10、11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讨论总结如何具体解释惯性现象。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6-10、11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讨论并初步总结出如何具体解释惯性现象。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初步形成解释惯性的方法。
【学生活动2】交流、讨论、展示、总结形成初步认识。
【说明】因为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要解释惯性现象,必须明确原来的运动状态,具体回答步骤如下:
①判断研究的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②该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③该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结果出现的现象。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对惯性及惯性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对此有很大的应用,下面我们解决几个问题,加强对此内容的理解。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师生合作评析形成共识
【说明】:①惯性是物体固有一种属性,是一切体都具有的反抗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惰性"。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都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受力的物体和不受力的物体。
③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外界因素如速度大小、运动状态等无关。
④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由于惯性作用",也不能与力比较大小。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巩固提高。师巡视批阅。
学生活动1:自主做题,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2: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
学生活动2:参照答案,自我评析。
师生讨论总结形成统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