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背景
(1)苏联成立: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
(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
2.建立途径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提出:1925年底,联共(布)十四大。
②特点: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
③结果: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运动
①背景: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②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③实施:从1929年起,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基本完成。
④结果: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3.特点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
(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
4.评价
(1)积极
①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③为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