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动静的结合、虚实结合
补充:
(1)运用比喻的句子:
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2)运用拟人的句子:
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3)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补充:月色本来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哪些传神的动词,描绘了月光的形象?
"泻"--用得传神。它紧紧扣住前面月光如水的比喻,写出月光由上而下,一泻无余的动态美。并且用"静静"两个字加以修饰,生动地描写出月光如水的情形。
"浮"--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把雾的轻柔以及水气由下而上的慢慢扩散,弥漫整个荷塘的样子,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动写静,非常巧妙。
"洗"--写出叶子和花在月光的辉映下,呈现出一种乳白色而鲜艳欲滴的状态,同时又侧面借月下的叶子和花写出月光的柔和。
"笼"--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朦胧缥缈的姿态。
"画"--树影原本是偶然地印在荷叶上的,一个"画"字就把偶然变成了"人为"的动作,仿佛用无形的手在展现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的真和美。
赏析: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明确: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总结:这一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了几个传神的动词,并运用比喻、对比、通感等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的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