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李海颖 时间:2月
课 题 5.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 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清平乐·村居》。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词,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词的大意,进入意境。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通过背诵《牧童》导入新课
介绍《清平乐·村居》的作者和词牌名,理解题目。
初读正音
再读感受美
课外延伸 指名学生背诵第一首古诗。
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点评。
板书课题,介绍作者。
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师泛读,强调韵律节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汇报。
2.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理解整首词的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3.再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5.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6.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尝试自己将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背诵古诗。
自由读词,利用工具书和注释解决字词问题。
根据教师的泛读画出节奏。
读整首词,思考问题,可以同桌之间交流。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所看到的内容。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