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知论)
(2). 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不可知论)
(3). 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不可知论)
(4).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不可知论)
3、议一议: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
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哲学中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①其区别在于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
②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影响和制约。
二、误区点拨:
分别说明下列观点属于那种哲学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
4.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客观唯心主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7."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9.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1.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2.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国》)(主观唯心主义)
1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4.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5.物是观念的集合。(主观唯心主义)
16.存在就是被感知 (主观唯心主义)
17.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8.上帝创世说(客观唯心主义)
1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观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