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第3页

  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改革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答案] 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争夺领导权。

  材料二 《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改革与"战胜"有什么关系?

  [答案] 各诸侯国只有通过变法改革,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

                   [结论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有效途径。

  3.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为了避免战败或成为别国的兼并对象,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的变法。

  4.法家思想的推动。法家学说提倡顺应形势进行改革,主张以法治国,为各国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探究点二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 

  

  [史料探究]

  材料一 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