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学案3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学案3第1页

 历史学科导学案

年级:主备人: 审核人:高三历史备课组 编号:1

课题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型 复习

析 学习

目标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难点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起源(劳动对象)

1.出现:

  原始农业经历了从 向 的发展。

2.种植结构的地域差异:南 北

  ①地域上:最早在 、 出现。

  ②格局上:北方以旱地的 为主 ,南方以 为代表 。

  ③发展上: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为辅的产业结构。

【强化记忆】从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中,得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出什么样的特点?

时间 工具 耕作方式 原始

农业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 商周 工具为耒、耜,材质以木、石、骨、蚌为主,

青铜器很少 春秋

战国 ①出现铁农具

②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③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汉代 ①西汉中期,发明犁壁 ②耦 犁 唐 曲辕犁(江东犁)

地位: 二、生产工具的改进

1.耕作工具:

【强化记忆】从本部分得出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讨论探究】: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灌溉工具:

①曹魏:马均 ②唐朝: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工程

时间 工程(地区) 原因·条件 评价·作用·功能 上古 大禹治水 反映了 春秋

战国 芍陂(安徽) 都江堰:

1.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2.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3.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都江堰(四川) 郑国渠(陕西) 汉代 曹渠(陕西) 白渠(陕西) 汉明帝时王

景治理黄河 黄河安流近800年,"王景治黄,千载无患"。 坎儿井(西域) 发挥创造力,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四、生产方式的变化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时间 _______

2.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或称_____

(1)产生原因:A B C

(2)特点:

①以 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与 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性质上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4)评价:

 ①积极:

 A 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消极:

A. 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了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B.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破产。

C.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D.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强化记忆】从本部分得出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预习达标

1.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A. B. C. D.

2.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男耕女织"式 ②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③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授课案

★合作探究,重难突破: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以农耕为主题的中华文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歌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种生活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概括该材料观点,思考材料一、二那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

材料三 新华网 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时期 汉代 盛唐 北宋 晚明 清初盛世 晚清 人均 456 1256 1333 1741 1705 705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粮食人均占有量的变化有何特点?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

★写处本课的知识体系(认真完成)

★课堂检测

1、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A、猪的骸骨 B、稻谷遗存C、炭化谷粒   D、贮粮窖穴

2、 下列对原始农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的发明是原始农业的基础 B、农作物种植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

C、采集经济是原始农业的基础 D、农畜饲养业成为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4、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一项技术革新是

A、铁犁铧发明B、犁壁的安装C、牛鼻环的使用 D、"二牛抬扛"的牛耕方式

5、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人力操作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水利技术的进步 C、政治局面的稳定 D、耕作技术的进步

7、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8、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9、 下列对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       ③往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07·山东文综·II)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人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后拓展案

★ 知识阅读

"精耕细作"的含义

  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农业生产经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耕作方式。这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小块土地上耕作、高投入(主要是劳动力)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个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