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在上文提到的两种途径--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之间,作者更重视外在阅历的作用,这就为作者后文中表达自己求见的意图打下了基础。
3.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答:
答案 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的难以拒绝。
4.除了求见这个实用目的之外,你觉得本文中哪些方面的内容能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所启发?
答:
答案 学习上:本文提出了"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明确指出文章是由"气"形成的,强调"养气"对写作的作用,更突出强调了写作者尤其要增广外在阅历,把写作与参加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种唯物主义的看法,应该说是苏辙在文艺思想史上的一大贡献。这对我们正确把握写作的规律很有启发意义。
生活上:即便是求见一代名臣,作者也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胸怀高远,朝气蓬勃,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让人觉得没有一丝一毫的庸俗感,这对我们今后步入社会、努力追求上进很有指导意义。
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答:
答案 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以期得到他的赏识提拔。然而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一篇"干谒文字",故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具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淡泊、秀杰清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