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加来高中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苏俄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
(学生版)
《苏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主要内容简介】w.w.w.302edu.c.o.m
线索: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改革道路复杂、艰巨。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及目的: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 发动武装叛乱;国外 派遣军队进犯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势--急需集中全国的 、 ,战胜敌人,巩固政权。)
(2)内容
①农业:实行 。1919年,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 交给国家。(影响: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关键因素;严重的损害了 的利益,使工农联盟受到严重的损害。)
②工业:全面推行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1918年,颁布法令,将所有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及以后小型企业收归国有。
③流通:取消 ,对粮食和主要消费品实行严格的 制。通过 进行分配。④实行 制, 不劳动者不得食(按需分配)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4)结果: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战胜了敌人,到1920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
(5)评价:适应了战时的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障;但该政策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② 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主观上存在着试图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愿望。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露,导致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突出反映: 兵变)
实施的必要性:
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