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三章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三章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案第2页

  (5)结果统计:通过统计样方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确定物种丰富度的等级。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

  (1)概念: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

  (2)实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反刍动物与其胃中的细菌。

  2.竞争

  (1)概念: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相互妨碍的现象。

  (2)结果:处于劣势的一方有可能消亡。

  3.捕食

  (1)概念: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2)特点: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制约,使两者数量之间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波动。

  4.寄生

  (1)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并对寄主造成

危害的现象。

  (2)实例:噬菌体与细菌。

  三、群落结构

  1.群落结构的类型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①植物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层次。

  ②动物的分层与不同层次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关。

  (2)水平结构:

  ①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②特点:种群呈现局部范围内的片状分布,如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主要特征是具有镶嵌性。

  2.生态位

  (1)概念: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 关系。

  (2)意义: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一块农田中的田鼠和杂草属于竞争关系(×)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