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4课 宋明理学 学案第3页



4.岳飞的《满江红》中有这样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内涵看,岳飞的《满江红》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题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对比

1.对"理"的认识

史料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

答案 不同:程朱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有无本质区别: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2.求"理"的方法

史料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①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②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①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意思是说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②"良知"是指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据史料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答案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内心感悟"致良知"。

主题二 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1.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史料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①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