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师的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收集了解关于光合作用研究历史;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投影等课堂用品。
3.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一组优美的配乐风景图片。
【教师】植物的每一片绿叶就好像是一个 "绿色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者有机物。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随处可见,你看到过植物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吗?没有。那么,科学家们到底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的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探究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 植物为什么会生长的探究: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教师】植物种在土壤,能不断的生长。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呢?如果你是公元前的某个人你可能会怎样想?
【学生推测】植物种在土壤,植物的生长当然来源于土壤。
【教师】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完全依靠于土壤。果真是来自土壤吗?我们要分析是怎样得出此结论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实际上只是一个经验上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使学生认识科学的生物学结论的得出需要严谨得科学实验位基础。)
(2)海尔蒙特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材料1(图片和文字):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
【教师】如果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正确的,你推测一下,5年后柳树增加的重量与土壤减少的重量是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科学推测。)
学生推测后,教师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柳树重量增加了73.7kg而土壤只减少了约0.06 kg。
根据这一事实海尔蒙特会提出什么观点? 据你了解该结论完全正确吗?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交流的习惯和能力,以及面对现象提出合理假设的能力。)
【学生讨论并回答】1.海尔蒙特根据试验得出的观点: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
2.当时他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
2.植物放出氧气之谜的探究:
【教师】是谁首先想到植物的生长与空气的作用有关的呢?1771-1777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
【多媒体】展示材料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图示。
由重复了普里斯特利实验的部分兴趣小组同学结合图示讲解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教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分析回答】植物能够净化因燃烧或呼吸而变混浊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