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阅读图2.27,分析下列问题。
(1)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结合我国的人口总数,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
(2)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
(3)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生1:1995~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5%,年增长率为1%。按总人口12亿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约为1200万。
生2: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有:总体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由于城市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大,自然环境的分解能力有限,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过快的城市化还带来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问题。
师:要缓解城市化带来的压力,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生: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师: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适合人类居住,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化城市的目标。
(板书)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师:生态城市的建设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生: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师:建怎样的生态城市众说纷纭。在生态城市系统,城市绿地尤其重要,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模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引导学生阅读"活动")
师:请你从图2.28所述的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评价,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人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针对三种城市绿地系统模式的缺点,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合理即可)
师: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引导学生阅读"案例5"合肥市环城公园)
师:合肥市环城公园类似于"活动"中的哪一种城市绿地模式?
生:类似于活动中的B模式。
师:生态城市的建设,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模式,但其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首先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岛环流",从而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