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设想进行点评,并指出科学家历尽艰辛,成功实现了两个物种间的杂交。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①植物细胞融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什么?怎样解决?②如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完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杂种细胞形成后需要筛选吗?③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试用流程图来表示?④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该技术有何局限性?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通过讲解教材上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师生共同概括更为简略的"操作流程图"(见图2)。
课堂小结与延伸 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谈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最后,多媒体展示:眼虫的图片,指出眼虫是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让学生思考:能否让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进行杂交?具体实验方案是怎样的?由此,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应用,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六、教学反思
虽然本节课涉及的生物技术,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但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也可以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另外,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在围绕一系列问题的小组讨论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取到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这样"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率更高,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