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局1930)、《泪与笑》(上海开明书店1934)。其作品多致力于人生探索与内心世界的剖析,既对现实的黑暗和灵魂的堕落充满愤慨,又热忱地追求理想的境界与健全的人性。虽因生活与思想的局限,试图以泪中的笑面对人世而陷于更深的苦闷,但其批判现实、探索人生的态度始终严肃而执著。为文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以博闻强识为根基,驰骋才思,恣意放谈;同时注重独立思辨,敢于标新立异,从人们熟悉的事物中开掘出不同流俗的见地。文体上颇受英国随笔体散文尤其是兰姆作品的影响,常以娓娓而谈的形式立论驳谬,思辨阐新,展开议论时兼用记叙、描写、抒情、对话、想象、联想等艺术手段,且佐以旁征博引、援古道今,洋洋洒洒而开阖自如,言旨归一。笔致活泼恣肆而不乏诗意与哲理。唐弢评他走的是"一条快谈、纵谈、放谈的路",称之为"文体家",并赞曰:"文苑里难得有像他那样的才气,像他那样的聪明绝顶,像他那样的顾盼多姿的风格。"(《晦庵书话·两本散文》)而废名评其散文"玲珑多态,繁华足媚,其芜杂亦相当"(《泪与笑·序一》),均为中肯之论。 (选自《中国散文大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二、《吻火》赏析之一
本篇在梁遇春所有的散文中是最短的,而且不属于纯议论性的散文,它是为追悼一个朋友、追悼一个作家所写的特殊的文字。
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一点作者与被记写人之间的关系。梁遇春同徐志摩好像并无很深的来往。 从年纪上看,两人相差有十岁光景。梁遇春还在念书的时候,徐志摩已经是声名显赫的诗人。这本身就决定了当全国的文人圈子,或者具体地说是文学界、新闻界、教育界被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郊外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失事的消息所震惊,后来,胡适、梁实秋甚至沈从文都写有较长的回忆文时,梁遇春却只能写如此短短的悼文。梁遇春散文的发表刊物主要是《 语丝》《骆驼草》和《新月》 三家。单是为《新月》,他在1928年到1929年间就写了20 篇左右的东西,关系不能说不密。徐志摩在上海担任《新月》 的第一任主编也正是1928年3月至1929年7月期间。本文提到"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他们两人的见面即是《新月》在中间扯的线,并且能说明写《吻火》时梁遇春已经离开上海回到北平了。回忆往往因"距离"而增添色彩,这是一个证明。梁遇春病故是在1932年6月25日,两人只有半年的睽隔,之后,梁的灵魂也飞升去吻天了。
但是在所有悼念徐志摩的文章里,梁遇春此篇永远为人注目。文章一共只四段。上来就写"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明明中国人是没有银灰色眼珠的,作者紧接着也否定了,但偏偏这么说,使你不能不注意到徐志摩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对人生保持的那份"惊奇"和"探索"的目光。他总是充满天真,要揭开宇宙间的一切"神秘"。"银灰色"似乎是一种迷茫的、幻想的颜色,正带有诗意。作者再加上一个比喻来强化这一印象,说徐志摩的眼睛像希腊雕像眼晴,"两片光滑",这真是空灵的、含无穷情调的味道。第二段是进一步延神,既然"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他就天天有"兴致"。这是徐志摩的生活风格,开朗,明丽,富生气。悲哀的时候就是悲哀,也不会垂头丧气,不会表示厌倦。就是面对丑恶,也不缺少探索的、要弄清究竟的精神。"恶之华",即"恶之花",由于我们曾将波特莱尔的著名诗集翻译成《恶之华》,这里也是一种借喻。丑的、恶的、悲的、哀的,都用勃勃的朝气去对待,让人想起鲁迅说的即便是"颓唐"也是"活人的颓唐"那句名言来。到第三段,点出"吻火"的题目。从眼神到处事,再到人生的态度,一层层排进。"吻火"的词语,得之于作者的亲历,他听到徐志摩向人借火的时候说出来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拿来作徐志摩"人生态度"的一个代表。把人生比作是"火",看似平常,实在包含了深意。因为"火"不仅象征了人世的明亮、温暖、热烈、轰轰烈烈的一面,还有烧灼、破坏、毁灭的一面。所以,作者说有两种对待"火"(人生)的态度:一种是害怕它灼伤自己,于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结果过的是"暗淡的生活";一种是投身于火,"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结果是生活中哪怕遇到"腐臭",烈火也会化它为神奇,人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