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桥边的老人》导学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桥边的老人》导学案1第3页

  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简述各种叙述人称的特点。

  第一人称:"我",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你",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 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他",叙述自由,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4、《桥边的老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说这个故事有何艺术效果?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 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助小说的信息去推导。

5、《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①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描写。比如:"他想到那两只可怜的小山羊,在炮火中无处藏身,不是葬身炮火,就是葬身人腹,心中涌起了无限悲苦。望着即将成为废墟的家园,他......"

  ②运用第一人称试着写意识流。可让学生用老人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比如:"我的小山羊,它们可乖巧了,整天陪着我在山上转......"或者"我真是憎恨这战争!我才不管是谁输谁赢呢,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我只想过平平静静的日子......"

四、总结小说

《桥边的老人》通过"我"之眼和"我"与老人的对话,以小见大地揭示了战争的残忍和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小说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