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羧酸 酯》学案(新人教版)(原创)
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羧酸 酯》学案(新人教版)(原创)第5页

  

16.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园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___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只要熟悉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就比较答好前三个小题。前三个小题的答案为:

  (1)碎瓷片,防止爆沸。

  (2)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及时地蒸出生成物,有利于酯化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对于第(4)和(5)小题,可从分析粗产品的成分入手。粗产品中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种物质,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离成两种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另一份是乙酸钠和乙醇的水溶液(即B)。蒸馏B可得到乙醇(即E),留下残液是乙酸钠溶液(即C)。再在C中加稀硫酸,经蒸馏可得到乙酸溶液。所以,最后两小题的答案为:

  (4)饱和碳酸钠溶液,硫酸;分液,蒸馏,蒸馏。

  (5)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份。

17.有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产品上的高分子涂料,是按下列流程生产的,图中的M(C3H4O)和A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N和M的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A的烃基上一氯取代位置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