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历史知识要点: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岳麓版必修2)
2010高考历史知识要点:第2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岳麓版必修2)第5页

  

  一、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

  1.背景与原因: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热情,政府倡导国货等政策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①纺织业、面粉业、卷烟工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②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③涌现如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二、1927-1949年的民族工业

  1.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

  2.抗战期间,民族工业遭沉重打击:①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日伪实行的物资管制制度,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走向萎缩。

  3.1946年-1949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原因:①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经济掠夺。②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私营民族企业。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2)状况: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三、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且地区分布的失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因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使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第13课 新潮冲击的社会生活

  

 (一)背景与原因: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②政府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③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

 (二)物质生活的变化

1.城市设施的变化: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如宽阔的马路、地下水道、自来水、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