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观看视频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块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板书文题: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紫丁香插图,谁能向大家介绍紫丁香?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活动:现代教学媒体合理、有效地使用,正从深层次上改变着课堂教学模式。本设计以"象"来实现学生阅读的欲望,以展现教师辛勤工作的"象"来对照课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和拓展学生阅读的"心境"。这是对导读的一种新探索。
(1)、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么?
(2)、想象:如果你看到这个情景,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
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紫丁香为老师做了什么呢?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字词(课件出示)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文章,从而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2、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学生活动: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和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读给同桌听。
4、指名读,正音。
学生活动: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且要求读通读顺,为对课文的品味和感悟做好铺垫。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2、教师配乐范读 百度搜索:百度视频《献给爱丽丝》
3、指名读,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教师指导朗读。
学习第一节:请学生做"踮起脚尖"的动作,并用轻轻的语气读,体会不打扰老师工作,给老师送一份惊喜的情感。(课件出示)
学习第二节:想一想,读出亲切的语气和美好的祝愿。(课件出示)
学习第三节:抓住"沙沙"、"盛开"、"感谢"等词语,读出轻柔、亲切的语气。(课件出示)
学习第四节:引导学生读懂:"挂牵"指的就是关心、关爱。(课件出示)
4、学生自读,读后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5、默读小诗,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6、配乐有感情朗诵小诗。百度搜索:《献给爱丽丝》
7、尝试背诵。
(五)、知识拓展:
1、诗歌:《老师是什么》(课件出示)
一、教学时我以朗读为主线,启发学生边读边想,入情入境地读: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将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查字典理解词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并打上问号。
2、范读课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初步感悟朗读的基调,再次加深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3、感悟读,指导入情入境地读。读到第三遍,学生已经有感而发了,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分节朗读,把握每节的情感内涵和朗读基调。读第一节时让学生悄悄地小声地读,恐怕惊动了,惊醒了老师的语气,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情的爱。读第二、三、四小节读出亲切的语气,读出对老师美好的祝愿,读出对老师的敬重爱戴之情。
4、想象读,教师再范读,由学生闭上眼睛听读想象,想象孩子们怎样给老师送花,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情送花。想象老师一天的工作。再由学生来谈一谈自己所想,积淀学生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来想象朗读。
5、表演读,给学生创设一个朗读的平台,给孩子一个感谢老师的机会,我让孩子们表演朗读,在集体表演之后,我让孩子们一个个上台来表演朗读,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真挚的笑脸,听着孩子们一句句亲切的祝福,此时,讲台上的我觉得无比自豪,我,一个小学老师,拥有着孩子们最真、最纯、最可爱的感情,足矣!
二、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发挥音阶的优势。
如:1、你喜欢哪一段,上台表演朗读并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欣赏,有快慢、有轻重、有节奏像音乐那种朗读。
2、老师率先范读时,好像听音乐,也请学生欣赏,老师怎么读,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在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接受语知和语感。
当老师读《一株紫丁香》时,读着读着仿佛自己真的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自然老师的语调也就会像抒情的音乐,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体会情感和声音的和谐统一。至于读时的停顿、轻重、快慢、升降以及声音的虚实,要靠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把握。
又如:朗读中"一""不"等的变调,轻声、儿化韵及语感等,师生都是共同欣赏。欣赏美的音阶的朗读,细细品昧文章语言文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