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故事、情感、哲理三方面解读小说。
2.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中品味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3.探究小说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对主人公的情感与人生感悟的挖掘。
2.对小说结构的把握。
【教学难点】
对小说隐含的人生哲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小说内容结构、主题的把握 探讨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生活本来就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征途,既有荒凉的大漠,也有深长的峡谷,既有横阻的高山,也有断路的激流,生活本来就是一片广袤的天地,绝不会永远鲜花繁盛,蝶飞凤舞,它还会有风刀霜剑,冰雪封路.生活从来就不只是斑斓的彩梦,荣誉的鲜花,成功的微笑;它还会有酸涩的泪滴,紧锁的愁眉,和断肠的苦酒......
二、解读文本
(一)了解主人公两年来的情感体验--半张纸上悟情感
1、深入探讨"半张纸"上的内容
2、、提问:你能从纸上的内容推测主人公两年的生活经历吗?
3、半张纸'其实记载了主人公二年来的生活经历:恋爱――新婚--将为人父――丧妻夭子。你能读出主人公在这四个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变化吗?
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以下几个问题;
1)第三段写的艾丽丝是谁?为什么名字"最美丽"?
明确:主人公能跟自己心目中最美丽、最圣洁的女孩恋爱,心中的甜蜜不言而喻。
2)新婚后的蜜月生活如何?
3)故事继续发展,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直接提到主人公的心情,但写到了身边的人,修女、岳母,身边人的快乐折射出了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这个年轻的房客快要当父亲了。内心应该感到喜悦。再后来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模糊了"--伤心流泪
"像溺死的人"--痛不欲生
4)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她们失去了生命吗?
活动设计:同组探讨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说得很有道理。假如作者就按照某位同学的推理,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妻儿的死因,这样好吗?
小结:作者留下的是空白,但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就按照某位同学的合理推理,也许就没有我们读者的"二次创造"了。
总结明确:作者享受过爱情的甜蜜和即将当父亲的喜悦,也承受了妻儿丧亡的不幸。
情感线索为"相爱的甜蜜――蜜月的幸福――为父的喜悦――失亲的悲恸"
(二)纸上其他内容分析--半张纸上说经历
1、纸头上还写了他的工作有怎样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