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传播了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
②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材,兴建中小学,扩大受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普及的程度。
③选派优秀青年到欧洲留学,他们回国后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④邀请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造就各行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2)文化
①建立印刷厂,改变书籍只能手抄的历史,加快了知识普及的速度和范围。
②创办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3)作用
①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埃及的振兴提供了人才。
②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
[课中思考] (1)阅读教材P74"学习思考",阿里改革的法令为何得以顺利推行?
提示:阿里结束了埃及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一套以他为最高领导的行政机构。
(2)阅读教材P74"学习思考",穆罕默德·阿里为什么要培养本国的建设人才?
提示:建设时期培养本国人才可以摆脱外国通过技术对埃及的控制,也可以带动本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知识点二 对阿里改革的评价
1.性质
是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2.积极性
(1)政治上
①强化了中央集权,形成以穆罕默德·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②埃及实际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2)经济上: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3)军事上:拥有了中东地区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4)外交上:加强了同西方的交流,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
(5)文教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局限性
(1)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2)单纯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上。
(3)对外穷兵黩武,不断扩张。
[误区警示]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