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组织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决策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3)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
(1)原因
①现实原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②历史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缺乏自主权,搞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主要内容
经营方式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管理体制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购销体制 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农产品自由买卖 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3)意义: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经济大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
(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内容
管理体制 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